24小時聯系電話:18217114652、13661815404
中文
行業資訊
國民技術:構建更完善的MCU開發生態
根據IC Insights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全球MCU產品出貨量增長明顯,從2015年的220.58億個增長到了2020年的360.65億個,其市場規模也從2015年的159.45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206.92億美元。
在全球芯片產能緊缺和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下,國內MCU廠商迎來發展良機。近日,在上海舉行的慕尼黑電子展上,各類國產MCU的最新產品紛紛亮相。其中,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民技術)的展臺迎來了不少觀眾的駐足。
打磨產品,構建生態
國民技術總經理助理牟鑫慧告訴記者,在MCU方面,本次主要展示了基于國民技術系列MCU的各行業領域標桿客戶應用解決方案。包括工業應用領域的機器骨骼、智能水表等工業控制方案;智能家居領域的冰箱方案、掃地機器人等電機應用與控制方案;消費電子領域的TWS耳機、手持云臺等電子產品解決方案;智能交通領域的電動車控制器、BMS、汽車后裝等解決方案;以及物聯網領域的智能家庭WiFi、工業網關、車載T-box等AIoT節點應用。
此外,國民技術還展出了安全芯片和無線射頻芯片的各類新型產品和解決方案,圍繞十大主題,該公司共計展出80了余件具有代表性的展品。
在十大主題中,“MCU生態”成為了來往人群關注的焦點。眾所周知,MCU生態一直是國產MCU的短板,在生態建設上,多數MCU企業仍然對海外公司存在依賴性。某海外MCU大廠高管曾強調,MCU產品的成功,最基本的條件是產品的設計要有技術上的領先性,除此之外,準確的市場定位同樣必不可少,最關鍵處則在于構建起完善的生態系統。
牟鑫慧認為,國內MCU廠商必須通過與行業伙伴攜手合作,才能共同構建產業生態。他進一步指出,對于國民技術而言,公司在構建MCU生態時從開發支持方面入手,基于嵌入式ARM Cortex生態系統,提供包括芯片全功能開發板、各類電機開發板、行業應用開發板、最小系統開發板、操作系統、在線和離線燒錄器等開發支撐環境。
“為了強化和完善生態系統建設,公司為下游合作伙伴提供7×24小時的保姆式服務,同時著手與高校、第三方機構開展合作,全方位培養客戶對國產MCU的使用習慣。”牟鑫慧說。
近幾年來,本土MCU發展迅速,甚至已經能在絕大部分領域替代國外同類產品,但苦于開發生態不如國外產品豐富,本土MCU應用方案的多樣性和成熟度還有待提升。牟鑫慧表示,為了更好地進行市場拓展,國民技術以解決細分市場應用痛點為突破口,以實現全產業鏈的多方合作共贏為目標,通過加快新產品布局與產品迭代,為廣大專業用戶持續帶來具有差異化競爭力的產品。
牟鑫慧還強調,除了構建完善的MCU開發生態,在未來更長遠的發展中,國民技術還將打造更加可靠、敏捷的供應鏈,以實現高品質合格交付。
化危為機,供貨正常
新冠疫情對于MCU廠商而言,是過去和未來發展的不可控因素。自去年爆發至今,疫情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這對全球經濟特別是服務業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但牟鑫慧認為,新冠疫情同樣也促進了多行業的數字化加速變革,比如無線非接觸應用的大量使用,數字醫療轉向主動式預防,制造業遠程維護也駛入了快車道。在此情形下,這些應用對5G通訊、AIoT和信息安全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對于MCU等核心器件而言,需求端的放大也意味著巨大的成長空間。
牟鑫慧強調,隨著新冠疫苗普及之后的經濟復蘇,加上5G、AI、物聯網、汽車電子作為新的增長引擎,市場對于今年的整體半導體需求普遍樂觀,國產MCU廠商發展速度也正快速提升。
不過,突如其來的新增需求也給產業鏈帶來了“副作用”。牟鑫慧表示,目前全球晶圓廠產能急缺就是市場需求增加而導致的。具體而言,5G、物聯網、高效能運算(HPC)、筆記本電腦及平板、汽車電子等需求持續轉旺,再加上全球主要供應商庫存減少并一度暫停出貨,加劇了晶圓緊張情況。
牟鑫慧指出,全球晶圓緊張引發的芯片缺貨潮對產業鏈影響較大,但對國民技術芯片的代工生產影響有限。因為公司有著長期穩定的全球供應商合作,通過強化與渠道供應鏈發展合作共贏的供應鏈關系,積極布局和協調產能,公司的芯片供貨周期在市場波動的情況下也能夠得到保障。
“總而言之,目前公司芯片供貨正常,能夠保障客戶正常需求。”牟鑫慧如是說。
責任編輯:t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