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聯系電話:18217114652、13661815404
中文
行業資訊
MCU新應用開啟新時代
MCU(微控制器)幾乎應用于所有的電子產品中。對于全球半導體巨頭而言,MCU都是其重要的產品線。在新興應用的驅動下,“老牌”的MCU產品不斷迸發活力。
在前不久舉辦的2011智能三表IC創新與設計研討會上,應對智能三表成本敏感型MCU解決方案受到關注。無獨有偶,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重慶)汽車電子高峰論壇上,基于新能源汽車的電子設計也成為熱點話題,而高性能32位閃存MCU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從中可管窺MCU在這些新市場的新作為。iSuppli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MCU市場預期在2015年達到47億美元的營收規模,比2010年的28億美元多2/3以上。
新考驗來臨
能“左右”MCU市場的應用不多,然而新興應用領域有著可以預見的巨大需求,這是MCU不容錯過的盛宴。Microchip公司安防、單片機和技術開發部應用、架構和市場總監Fanie Duvenhage向記者介紹說,新需求體現在一是智能能源的發展,不僅涉及更高效的能源轉換,還包括高效電機控制和半導體照明等應用。二是對環保的考慮,這不僅涉及有關減少電池用量的低功耗節能問題,甚至還涉及旨在減排的發動機點火控制器等。三是通過無線和有線通信協議進行連接的控制等。
市場的“自發”行為也對MCU提出了新要求。“這要求MCU具有內置冗余性與自檢功能的高可靠性、可延長電池使用壽命的超低功耗性、可采用快速數字控制環路的高級控制算法、具有高級模擬集成性等。”TI半導體事業部MCU業務拓展經理吳健鴻表示。這也表明,集成了更多模擬及其他IC功能、更大容量、更快處理速度的MCU產品比例逐漸提高,基于MCU的功能融合性單芯片(或模塊)產品將成為未來MCU市場的重要發展方向。
這些新要求也使MCU廠商面臨新的“大考”。飛思卡爾工業和多元市場微控制器部亞太區市場經理曾勁濤指出,每一個應用對MCU的要求側重點都不一樣,MCU供應商需要有很全的產品線才能勝任。
Fanie Duvenhage也表示,單片機涉及大量的屬性,選型時應權衡系統級集成、功耗、效率、成本、開發工具、軟件等諸多要求,在這些方面要有顯著優勢才能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當然,在MCU市場的“真功夫”還是要“軟硬兼施”。恩智浦半導體大中華區市場總監金宇杰指出,要在MCU市場立足應在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下工夫。如今在硬件工藝方面,大多半導體廠商都是找代工廠制造,工藝差別在縮小。而在高性能模擬如RF功能、I/O功能等集成方面,MCU廠商應借此實現獨到之處。在軟件方面,因軟件涉及很多算法,包括一些優化的驅動程序等,比如太陽能發電管理,需要有功率追蹤管理程序、驅動程序等,如果能在提升整體性能方面實現差異,效果將是顯而易見的。